砂卡礑步道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於1940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施工便道,砂卡礑步道舊稱神秘谷步道,日治時期,日人發動太魯閣戰役,太魯閣族據守河谷險要,茂密森林中路徑交錯,日人不得其入,而得「神秘谷」之美名。後以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命名,砂卡礑太魯閣語為『臼齒』的意思,因太魯閣族在這裡建社時曾挖掘出臼齒,認為是祖宗留下的歷史痕跡,故將部落稱作砂卡礑

DSC_0287.jpg

砂卡礑步道海拔60公尺,自步道入口至三間屋全長約4.4公里

Filedata636098735898117260.jpg

圖源自:太魯閣國公園官網

車過砂卡礑橋停車場就在橋的左側

DSC_0318.jpg

停好車載走過橋步道入口就在橋前

DSC_0284.jpg

沿著旋轉梯下來到登山口向前走

DSC_0285.jpg

步道沿著砂卡礑溪,沿路岩石摺皺、森林茂密及豐富生態

DSC_0287.jpg

步道沿途算是平坦好走,白肉楁斜長岩壁上方,正在施展攀岩絕活

DSC_0303.jpg

砂卡礑溪長約16公里,由於溪流短、水湍急,溪水幾乎不含泥沙終年清澈,就算颱風過後也一樣

DSC_8010.jpg

步道沿途有幾處設有座位可讓你暫時停下腳步聽聽大自然美妙的樂音

DSC_0300.jpg

步道岩石以變質岩為主,有花崗麻岩、砂質片岩及大理岩,岩石崩落後因未經長距離的滾動,仍保有巨石的原貌

DSC_7992.jpg

大摺皺岩石有如千層派堆疊,這些岩石遠在數十萬年到百萬年前,深藏在10公里地下,在高溫及高壓作用,使相同成分礦物聚集在一起,經地殼變動隆起冷卻,再經河水切割形成美麗摺皺

DSC_8013.jpg

進入蜿蜒的小峽谷

DSC_0289.jpg

偶而有幾處岩壁會滲出泉水,有如進入水濂洞

DSC_8011.jpg

穿梭於清流溪谷間於魚類有苦花、湯鯉及平貼石頭鰕虎(洄游魚類),而蛙類有斯文豪氏樹蛙、莫氏樹蛙、日本樹蛙、白頷樹蛙及盤古蟾蜍等

DSC_8000.jpg

斯文豪氏樹蛙如鳥叫聲與大自然共譜樂章

DSC_8004.jpg

隨著景色變化而舞動

DSC_8006.jpg

步道至觀景平臺處約1公里

DSC_0314.jpg

 在往前1公里,來到五間屋,太鲁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葉片的榕樹,包括稜果榕、幹花榕、雀榕、水同木等,這裡也種植山蘇等作物,因過去有五間房舍,所以被稱為「五間屋」

DSC_9137.JPG

目前步道開放至「三間屋」,這裡原是太魯閣族人聚落因三間房舍,所以稱「三間屋」,而太魯閣稱這裡「柏拉耀」(brayaw)為姑婆芋的意思,應該是這裡比較潮濕適合姑婆芋成長為得名

DSC_9141.JPG

回程原路走回再次複習沿路景點

DSC_9142.JPG

又再看到紅色砂卡礑橋

DSC_0317.jpg

過橋走旋轉梯上來,輕鬆完成任務,步道入口與出口不同讓人流有效分流

DSC_0320.jpg

砂卡礑步道為原住民保留地,區域部落仍有耕作,因此早上08:00前,中午12:00~13:00及16:00後,部落居民會利用機車運送物品

DSC_0316.jpg

砂卡礑步道是一條景優美地勢平坦的步道,不僅有清澈見底的砂卡礑溪,更有豐富生態與部落文化,來花蓮不彷帶著愉快心情造訪此地,一定可以讓你收穫滿滿
相關訊息
砂卡礑步道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於隧道右側即可看到步道入口
管轄單位:蘇花管理站
聯絡電話:03-862-1100轉分機322
太魯閣國家公園
官網:http://www.taroko.gov.tw/zhTW/?type=1
太魯閣遊客中心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
電話:03-862-1100
開放時間:08:30~16:45,每月第二星期的星期一〈遇假日順延〉、除夕日休館

ostatour專業休閒車隊 陪伴你每旅程
網站:http://ostatour.why3s.tw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ostatour旅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