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橫山大山背因在大崎凍山背面而得名,行政區屬新竹縣橫山鄉豐村,主要農作物甘藷、茶及柑橘,海拔約700公尺左右,氣候涼爽宜人,是一處適合踏青的好地方
大山背地區在清朝和人開始進入開墾,日治時期大正12年(1923年)設立橫山公學校大山背分教場,昭和18年(1943年)改制為豐鄉國小,著名畫家劉興欽就是畢業這所國小,後因人口外移民國72年(1983年)廢校
這所廢棄森林小學後來受到客委會青睞,斥資1700百萬元重新打造,將校舍重新整理煥然一心為「大山背人文生態館」,館內有展覽館及共餐服務,目前是委託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畢業莊凱詠.吳宜靜夫妻經營又稱「大山北月」,而大山北月取名靈感來自大背山的「背」,將北與月拆開
兩夫妻開創這裡在資金有限下,空間修繕大部分不假他人之手,動員親朋好友一起完成,將這所廢棄森林小學變得煥然一新,注入新活力
這裡你可以坐在黑板前回憶小學上課景象
很特別的考卷菜單,準備好了嗎?開始作答,考完試才能吃到東西及喝飲料喔!
趕快交卷,準備上菜,品嘗一下由經營者親自設計專屬慢食套餐,食材並與當地結合
前菜為峨嵋東方美人香檳+橫山窯烤麵包
主菜有山谷羊面、灣月豚骨、麻油菇面(全素)及關西的手工仙草冷面(蛋素)可共選擇
彎月豚骨
甜點北埔客家養生擂茶及竹東客家麻糬
餐廳櫃台及櫃檯前桔醬及梅子農產品的陳列
門邊的裝飾及產品陳列
當地小農的農特產品
由暑期實習生計劃合編這本大山北月小學堂教課書,述說這國小的歷史及從廢校到現在走過的路,有空時也可翻閱看看,讓你更了解這裡
吃飽喝足該出去走走,這裡有將大人與小孩的對話畫成如故事繪本的樓梯,透過對話來找回最勇敢與真誠的自己
戶外的草皮是過去小朋友下課嬉戲玩耍的地方,站在那哩,聽風兒細細吹著,彷彿當年孩子快樂嬉笑聲再現
長長得走廊已聽不到孩子讀書聲,牆壁正述說豐鄉國小過去到現在
兒時遊戲依然清楚記憶在腦海
展覽室正展示劉興欽老師的漫畫作品
由大山北月門口右側階梯上去,就可通往後山步道,這步道在日治時期就存在
過去學生下課的遊戲場
步道平坦好走起伏不大,是餐後運動消化的好地方
步道烙一圈最後又回到入口長梯,算是輕鬆的行程,約30分鐘可以完成
大山背吉龍古道為讚竹35-1大山北月旁,古道路線為Y字型共三個出路口
騎龍古道是大山背眾多步道(騎龍古道、茶亭古道、逃學步道及大崎棟登山步道)景點最豐富的,全長約2公里剛進入古道為清蘇的下坡路,沿著石階而下一路流山迎人,古道進過人工種植柳杉林,直直站立整個山坡
約10分鐘可見建於民國47年(1958年)糯米橋橫跨一條潺潺小溪,這是座使用糯米紅糖混和石灰黏著劑砌成的石橋,經過歲月流逝依然堅固
過橋後因步道沿大寮溪走路不大,孟宗竹林密布
步道在此一分為二,我們直行往積善樓前進,左岔路為往楊家石柱屋
順著鐵門旁邊繞過去
往前走為積善堂會經過步道第三座糯米橋
這次我從豐鄉國小方向,從石階往下走
走不不久,就可以看到,民國47年(1958年)糯米古橋新豐橋
這裡動植物生態豐富,每年4、5月油桐花盛開時,也螢火蟲繁殖的季節,另外200多種青蛙,全國青蛙種類最多
過了糯米橋踏著石階往上觀景台前進
努力往上走,觀景台就在前面
沿路上坡這裡可坐下聽聽樹梢對你輕輕細語
然後踏百年石階繼續前進
走上來可以看到百年石階的柱子矗立在路旁,這也宣告上坡路段結束,接下來皮談好走
每年4、5月走在林間變成美麗的油桐花海,為這寧靜的古道增添美麗姿色
這裡平坦好走是賞油桐花大道
從第二出口初就是竹35鄉道,與豐鄉國小旁入口相差約100公尺
回程可以到當地戲水遊玩的瑞峰瀑布
走過木橋不遠就可以看到潺潺水往下流的瑞峰瀑布
瑞峰瀑布旁設有停車場,所以如要下去玩水很方便
竹34鄉道順大寮溪而下可以到聯安橋
聯安糯米拱橋建於民國41年(1952年)橫越大寮溪雙拱糯米橋
這座糯米橋也是橫山大山背最大糯米橋
這裡是非常適合夏日的輕旅行,尤其是每年4、5桐花盛開時,聽著蟲鳴鳥叫,走在桐花步道,顯得格外輕鬆倩意,也可配合採茶及採橘農村體驗,如假日來可以到週六日小農市集逛逛,滿足一下採購的慾望,另外接合内灣老街也是不錯夏日之旅
景點資訊
大山北月
地 址:新竹縣橫山鄉豐鄉村大背5鄰80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五10:30至17:00
週六至週日09:30至17:00
電 話:03-593-6439
騎龍古道
地 址:新竹縣橫山鄉大山北月對面
瑞峰瀑布
地 址 :新竹縣橫山鄉竹35鄉道旁
聯安橋
地 址:新竹縣橫山鄉竹34鄉道旁
我是部落客也是導遊,喜愛攝影,讓我開車帶你遊台灣 你旅程專屬祕書及攝影師